查看原文
其他

浦东机场的眼泪

L君 Stoooges三士渡 2020-08-18


01

时值八月末,浦东机场恐怕又成了上海眼泪最密集的地方,原因很简单——开学了,留学生们出发了。


作为一个曾经的留学生,浦东机场的常客,我亲身体验、也目击过不少青年朋友和家属们流泪的场景:


有在托运柜台就开始擦眼泪的;


有在安检口(不能再送之处)抱成一团哭的;


有把孩子送走以后自己在原地默默抹泪的;


有告别父母以后在候机大厅哭昏得“昏过去”的;


有上了飞机止不住眼泪只好偷偷闭上眼睛的;


有一次印象比较深的,是排在前头的妹子从过海关就开始啜泣,还时不时地回头挥挥手,一直到过安检了才开始大哭,哭得双肩抽搐(俗称哭抽抽了),机场安检的小姐姐也很惆怅,一脸关怀地问妹子“这是去哪啊哭得这么惨”,妹子一边呜咽一边说“纽约”,留下身后正要前往玉米地的我一脸懵逼……


更多数的眼泪,可能是像我这样:在进海关前故意多聊聊天、说说笑,故作潇洒地道别,然后在一个人过海关往里走的时候尽量忍着不回头,生怕回头看到还在不远处注视着的家人会受不了。眼睛红的时候,就努力想想“不过是一年而已”,过阵子就好了,谁不都有个过程么。



02

其实这样的眼泪,在第一次出国的时候没怎么发生。现在回想起来,大概是憧憬压过了不舍,兴奋高过了悲伤。十八岁的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,不仅没有心生恐惧和紧张,反而充满了期待和自信,“追风少年嘛,总是想跑得比风快的”。


可这种第一次出国的憧憬和好奇,很快被人的适应性所冲淡,我很快地发现,国外的学习和生活,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一样,美利坚的土地,不过是一片需要自己更加独立的地方。所以,反倒是后来几次回国休假,再离别和出国,来得让人有些难过。


也许是因为见过了外面的世界,觉得还是故乡更珍贵一点。



可故乡到底是什么呢?


有人说是食物。西晋有苏州人张翰,出洛阳见秋风起,想起了家乡的鲈鱼莼羹,于是弃官回家去了;


有人说是口音。口音纯正的贺知章遗憾但自豪地宣称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;王小波笔下口音不纯正的华侨归国,听见北京姑娘用京片子骂人,惊喜交集,虽然被骂,却也爽快得很;


有人说是家人。这点木兰诗说的足够生动,“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”搁在现代,就是全家老小拉着锦旗、举着花束在机场接人的场面。



有人说故乡可以是任何一样东西。家里的猫狗,走过的小路,吃过的饭馆,坐过的公车,又或者是“我家门前有两棵树,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。”不管是哪一样,总有一样能击中故人的心。


故乡的东西,感觉总是更有人情味,让人在离开的时候,忍不住掉眼泪。


所以离别远行的人,最难过的便是,等自己再回家,物是人非,“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”父母老了,头发白了,连家里的老狗也识不得自己了。


离别远行的人,最欣慰的便是,万里长城今犹在,出去一趟,家乡没怎么变。外面的世界纵是风云变化,家里还是温馨的港湾,真好。


但现实的问题是,时间流逝,家乡变化,是再正常不过的规律而已,那个美好的念想,只能寄存在离人的眼泪里:


希望在遥远的异乡,有家庭的熟悉和人情味儿;而在家里,又能有异乡的新鲜和有趣。


可世上没有十全的事,在国外想家,在家想国外,只可惜世界并不会绕着人转。这个道理我们都懂,所以在擦干眼泪之后,我们总还是背起行囊继续前进。



03

从离别的角度说,浦东机场的眼泪里,不仅有远漂的学子,也有依依不舍、但仍要送别子女的“留守家长”们。尤其是每年开学不久后就是中秋节,从小养大到的孩子不在身边,可能再理性的父母,也有点“遍吃月饼少一人”的寂寞滋味。


古有苏轼就常常独自过中秋,一感到孤单了就来个兼怀子由。他的著名牢骚“何事长向别时圆”,不仅抱怨了“月亮怎么老在人分离的时候圆”的这个扎心现象,还不小心说出了一个事实,那就是苏某人经常一个人过中秋。


看到好月亮,还总得酸几句,“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”这辈子很少遇到中秋的好月亮,不知道下一次看到,是什么时候呢?


苏某人酸的背后,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道理,那就是人这一生,原本便是团圆为少,孤单为多。



这就好比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,往往对团圆全然无知,哪怕是中秋和过年,也就是上阳台感叹一声“月亮好圆啊”和做一桌饭,再看着春晚拜着年——现在连这个环节都省了,大家都忙着抢微信红包和刷微博。


不舍离别、思念亲人何时才能成为重头呢?看看这些诗人词人就知道了,只有月圆人不圆时,才会触景生情,把酒吟诗。大量的好诗好词,都这么诞生于离别之际。


我并不是想说,“人只有离别了才去珍惜”,而是在离别这件事上,我们基本都不能幸免。或者换句话说,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走向,是越来越孤独的。这种孤独不仅有物理意义上的,也有精神意义上的。


回到出国的角度,从留学时代开始,无论是子女或是家长就会明白,孤独这件事是与日俱长的,越到后来,越会成为人生的常态。从离开原生家庭,到组建新的家庭,再到目送自己的孩子走出家庭,我们要面临的,不光是地理位置的疏远,更是心理状态的孤独。当一个人的经历逐渐累积起来时,能够被有同理心的人所理解的可能,也许是逐渐下降的。



单纯需要陪伴,想回家或者想孩子,其实很容易,买张机票就是。为什么许多人回不去或者走不了呢?原因或许有很多,但有一条大概是逃不脱的:


回到不孤独的、喧闹的环境里,就像回到小时候,没有烦恼,但也缺点快乐。相距远的人容易彼此存着个念想,不怕烦恼,但是怕不快乐。


少忧则少乐,多喜则多忧。既然喜乐太过无常,不如接受“距离产生美”的事实;既然没法在一起,那就隔着大洋祝愿一下吧,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


这么想想,一时一刻是否在一起,也就没那么要紧,只要长久就好,有盼头就好。毕竟世上大多数人都孤独着,并且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孤独,但我们至少可以在某个晚上,看着同一个月亮,纪念一下那分别时的眼泪,然后期盼重聚的那一天。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